我院参加2024年辽宁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学术会议
据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官方报道(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M4NROrpXCpLHpxiZKDTig)。近期,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于沈阳成功召开2024年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辽宁省内众多医学、理工类专家及一线临床术者参与,围绕心血管领域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彭成宝参加会议并做题为“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科研和临床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会议第一节内容为医工创新成果转化案例总结与展望,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兆青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王畅医师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医工创新成果转化案例——新型后扩张球囊地研发、设计和RCT试验成果总结,并邀请省内参与该试验的分中心介入术者分享使用经验。最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璐璠教授带来高血压、心律失常相关临床试验介绍。

会议第二节为临床实践中的医工问题与转化思考,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心刚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兆青教授、与辽阳县人民医院孙宏昊教授主持。本阶段共邀请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辽中区人民医院的五位冠脉、高血压介入术者分别带来经典案例,并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与思考。讨论环节,针对各案例所提出的问题,现场的医学及工科专家各自提出基于不同领域的理解并相互沟通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会议第三节进行关于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探索与讨论,由东北大学徐建有教授、邵新慧教授、齐林教授与岳向吉教授担任主持专家,东北大学郝丽玲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冠教授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唐思教授担任讨论嘉宾。本节会议中,东北大学徐礼胜教授、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彭成宝教授、沈阳药科大学胡海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智教授、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奎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常洋洋教授分别介绍了无创信号采集、人工智能、3D打印、因果推断、大模型研及生物标志物探索的基本原理及在心血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为参会者开拓了更广的视野及更多思考的角度。



会议最后,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进行总结。他强调,医工融合是当今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当前的资源与机遇,为解决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案。

本次大会是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后首次举行学术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医工问题的提出、融合与转化,涉及的技术覆盖了临床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交流和沟通,组建心血管领域创新团队并实现临床转化,解决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全体专家共同讨论、制定2025年度专委会学术活动计划,拟围绕明确的临床问题,分方向进行深入的创新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专委会今后也将继续努力搭建高质量医工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为推动医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疾病诊治等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