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学生基于东软探索平台创作的学术科技作品获奖
近日,在第十五届 “挑战杯” 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叶庚辰、彭奕豪、周诗琪等八位同学创作,由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明教授、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牛璇老师、我院副院长彭成宝指导的学术科技作品“多模态数据驱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神经后遗症机制解析”荣获三等奖。

第十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学生联合会、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西安工业大学承办,本届竞赛共有陕西全省86所高校的991件作品参赛。
“多模态数据驱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神经后遗症机制解析”,该项目聚焦于新冠病毒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的长期影响,是对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长新冠”研究的积极响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该项目提出了“多模态磁共振影像 + 纵向追踪 + 症状量化 + 影像-基因融合建模”的研究范式,具有高度原创性;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构建了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脑影像数据库,填补了国内在此方向的空白;深度运用东软探索多模态医学人工智能平台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能力,构建起“多模态磁共振影像 + 纵向追踪 + 症状量化 + 影像 - 基因融合建模” 的原创研究范式,让技术工具与学术创新形成深度融合。
西安交大叶庚辰等同学此次作品获奖不仅展现了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凸显了东软探索多模态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在推动医学科研突破中的关键价值。这种 “技术平台 + 学术研究” 的深度融合模式,为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